藝棲三枝 燦爛滿樹

藝術鑑賞家/ 專欄作家 胡西林
世上萬事有緣,去年十月的一天,我在福州觀看福建東南拍賣十週年拍賣預展,遇到了正在那忙碌採訪的台灣長歌藝術出版社陳耀姬小姐,陳小姐邀我談幾件展品,我們由此認識了。其實那天是隨機的,我也是即性「胡言」,但是被人圍觀,記憶愉快。陳小姐返台後,經其引薦認識長歌出版社吳放社長,這下愉快被拉長了。忽一日,我收到陳小姐發來的郵件,一組PDF打開,是杜三鑫的藝術資料。我不認識杜三鑫,也是第一次看到他的書法、篆刻和繪畫作品,很是驚訝,眼球即被吸引住了。不久我又收到陳小姐寄來的快遞:杜三鑫2018年出版的篆刻集《艁像》和《刻字》,並且附有一封約稿函——杜三鑫即將舉辦個展,長歌出版社為此將配套出版作品集,邀我作序。約稿函用辭委婉,熱情洋溢,但是「不容推辭」。其實於我而言,萬事既然有緣,隨緣即喜,愉快已經拉長,自然拙筆從命。
杜三鑫自幼習書,先後拜師謝宗安、王北岳、吳平、張光賓諸先生,每位都是藝壇大家,在我心目中堪為德藝雙馨的前輩。如此隨遊,學藝自不必說,學問修身更猶如鈣與蛋白質,滋人藝術體質。由此觀杜三鑫藝術,我有八字:拙巧互生,樸茂豐盈。
先談書法,舉一例。
在我看來,杜三鑫的藝術築基書法,由書法延伸出他的篆刻和山水畫。其書法涉獵諸體,最爛漫的是亦行亦草的行草書:結字不拘形體,章法無視經營,用筆如蚓行,不徐不疾,亦徐亦疾,率性天真。寫字易,率性難,率性而能拿捏且不失法度尤難。於是拙巧互生,通幅生動了。他喜作通屏書,常常五屏合幅,錄歷代畫論或冬心石濤畫語之類,興手抄錄,很是痛快。
例如此次展出的《筆鑿-1》,金箋五屏,錄歷代畫論。字大字小隨機,濃淡枯澀任筆,筆線圓渾,粗細仿佛,由著性子抄錄,寫得滿滿的。不弄巧,不投機,是杜三鑫作書的一個特點,看上去不經意,效果卻很爛漫。臨到結尾,自己是刻印的,而且囤印極多,鈐印卻吝嗇,通常都是一屏二印,朱文白文各一,鈐在左下角密密麻麻的字裡面,不事張揚,但是效果好,隱隱約約,讓通幅的字都甦醒了。

次談印章,也舉一例。
杜三鑫擅書,諸體皆能,諸體入印。隸書入印歷來難出奇趣,若欠火候或者把握上稍有差池就容易陷入平庸,杜三鑫於此卻情有獨鍾。比如朱文隸書矩形印《且作夢》(見杜三鑫《刻字》),首先三個字佈局就不作等分,而是「且」 「作」與「夢」各占半框,上中下結構的「夢」也沒有等分,還是上中部
分與下半部分平分空間,如此給予視覺的感受是既能停勻也有變化。對「夢」的下半部分「冖」和「夕」的處理則借斜筆作彎環,以此破除三個字中上部分因為橫平豎直筆劃過於集中帶來的印呆板。印邊上窄下寬,「夢」的末筆與下框接筆,再用碎刀敲邊,形成粘連。這樣處理看似拖泥帶水,實則添趣多多,妙!
刻字如此,我們要舉例的卻是杜三鑫的佛像印。
杜氏篆刻,文字印以外,佛像印是其重要組成部分。「重要」有多重?杜三鑫在2018 年出版的《艁像》一書的小記中說:「十年來所治造像印近二千方,其中以佛像印居多。」十年兩千方,平均不到兩天一方,治得勤啊,為佛菩薩造像已然成了杜氏的修行。杜三鑫提及其佛像印印風受「然犀室」(來楚生)影響最大,間又略參魏晉石窟造像、唐代善業泥、民國姚茫父之印拓等意而略變之,顯然,博厚、高古、圓渾是其佛像印的風格取向。比如此次展出的《艁像-13》,法像結跏趺端坐於蓮花座上,開臉端莊,氣息高古,線(背光、法像上體)與塊(交迭的雙足與左右股、蓮座)交互構成了印面的虛實,佛像重心因此下移,愈顯沉穩。而每一根線條或每一個塊面都樸拙圓渾,雖為造像,構成要素依然「書法」。如此法像印鈐於書畫之上,當然讓人心生崇敬,法喜滿滿了。

杜三鑫喜漢隸,印側陰刻〈百丈襌師回向偈〉即以漢隸為之,他的多方佛像印邊跋刻〈心經〉,也是漢隸為之。
鐵筆鑿鑿,方圓並濟,柔而彌剛。且入刀既深,字口愈明,厚實古拙。這是他的長項,書法為其治佛像印拔了一籌。
最後談繪畫,還是一例。
杜三鑫由書法、篆刻而山水是受乃師張光賓先生的開示,光老一句「寫書法的人畫山水沒有問題」,不僅鼓勵了杜三鑫,更延展了他的藝術道路。張光賓早年考入國立藝專(今中國美院),國立藝專強調傳統,重視筆墨,張光賓為藝為學血脈裡流淌的正是這樣的基因。張光賓也作山水,有單幅也有聯屏,密筆繁皴,莽莽蒼蒼。杜三鑫的山水脫胎其師,然其善學,騎馬跑馬,憑藉手上的腕力,用筆如鑿石,渾厚有力。一樣密筆繁皴,依然莽莽蒼蒼,但是更黑、更厚、更實,繪出了黑如漆、厚且透的自家黑山水。如其書法喜作通屏一樣,杜三鑫的山水也是以通景形式呈現,通常都是五屏合幅。但是杜氏通景各屏又可獨立,即分別畫,分別題,每一幅都是獨立山水,合到一起則巍然大觀,崇山峻嶺,壯闊雄偉。比如此次展出的《臥遊》系列,均屬此例。所題大抵為歷代畫論或者冬心、石濤畫語,題於畫幅上端,密密麻麻,貫穿通幅。觀者畫前一站,便是在崇山峻嶺中行走的同時也在穿越中國美術史……所謂臥遊,這就是臥遊,名副其實。
鑫者,三金之謂也,杜三鑫藝棲三枝,枝枝爍金,燦爛滿樹,如此名實相符,不僅應驗父母賜名之兆,也證三鑫自出機抒之功,可喜,可賀,可贊!